DB13∕T 5999-2024 公路路基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技术规范(河北省)
ID: |
E8135A7C33F2459BA8DE14B4683302DE |
文件大小(MB): |
0.55 |
页数: |
12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93.080.10,CCS,P 66 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5999—2024,公路路基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技术规范,2024 - 08 - 12发布,2024 - 09 - 12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13/T 5999—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雄安荣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地质大学、承德市滦平县交通运输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广庆、靳进钊、杨祥、王昕、何征峰、李婷、张超、王贺、蒲昌瑜、张锋、杨艳、刘伟超、王志杰、曹艳民、常海芹、李海祥、吴佳宁、汤少静、郭思瑶、高煜磊、毛帅东,DB 13/T 5999—2024,1,公路基刚性桩复合地应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各等级公路路基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CJ 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TG/T D31-0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素混凝土桩 plain concrete pile,水泥、碎石、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合后,灌注而成的桩体,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cement fly ash gravel pile,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合后,灌注而成的桩体,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 pile,采用离心工艺成型的圆环形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桩,刚性桩 rigid pile,地基处理中桩土变形不协调、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不受桩身抗压强度控制的高黏结强度材料桩。主要包括素混凝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刚性桩复合地基 rigid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以刚性桩作为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并与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土地基,4 基本规定 刚性桩复合地基适用于深厚软土地基上荷载较大、变形要求较严格的桥(涵)构造物与路堤过渡段、路堤拓宽路段、高填方路堤的地基处理。 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分析地基土层的分布、地下水腐蚀性及其PH值、土的含水率、塑性指数和有机质含量等,分析公路路堤荷载大小及其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要求等,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本地区相似地质条件下公路工程复合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 在使用刚性桩复合地基时,应加强地基土体、地下水对桩体的腐蚀性评价,当地基土和地下水对刚性桩混凝土有中、强腐蚀性时不宜采用。 刚性施工前应进行室内配比试验,并进行现场工艺性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 刚性桩桩顶宜设置桩帽和加筋垫层,DB 13/T 5999—2024,2,5 设计 一般规定,5.1.1 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径、桩长及桩间距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环境、荷载、沉降变形控制的要求,经稳定性验算确定,并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5.1.2 素混凝土桩和CFG桩宜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桩径应根据成桩设备条件确定,宜为0.4 m~0.6 m。CFG桩配合比设计方法应按JTG/T D31-02中的规定执行。桩体强度宜为5~20 MPa,设计强度应满足路堤沉降与稳定的要求,5.1.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宜工厂预制、现场焊接接长。桩外径宜为0.3 m~0.5 m,壁厚宜为0.06 m~0.10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60,5.1.4 刚性桩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桩。不设桩帽时,桩间距宜为2.5~5倍桩径;设桩帽时,桩间距宜为5~6倍桩径,5.1.5 桥(涵)构造物与路堤过渡段的刚性桩可采用渐变桩间距或渐变桩长方式分级过渡设置,5.1.6 当软(弱)土层较薄时,桩长应穿过软弱土层至硬层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 对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倍桩径且不宜小于2.0 m;,b) 砂性土不宜小于1.5倍桩径且不宜小于1.5 m;,c) 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倍桩径且不宜小于1.0 m,5.1.7 当软土层深厚时,桩长应按沉降与稳定计算确定;当以稳定性控制的工程,桩长应穿过潜在滑动面以下至少1 m~4 m,5.1.8 刚性桩复合地基加固范围不应小于路堤底宽,一般在路堤坡脚填土范围外布置1~2排桩,5.1.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宜采用预制闭口桩尖。桩尖材料混凝土等级不宜小于C30,形状及尺寸根据桩型确定。 桩帽,5.2.1 桩帽宜为圆形或方形,宜采用C30水泥混凝土现场浇筑而成,5.2.2 桩顶进入桩帽应不少于50 mm,桩和桩帽之间宜采用钢筋连接,5.2.3 方形桩帽边长或圆形桩帽直径宜为1.0 m~1.5 m,也可按公式(1)计算,.=(0.4~0.5).(1),式中:,..——方形桩帽边长或圆形桩帽等效边长(m);,..—— 桩间距( 桩间距( m),5.2.4 桩帽厚度宜为0.3 m~0.4 m,也可按公式(2)计算,..p=(0.5~0.6)(..p)(2),式中:,..p——桩……
……